首页 爱丽丝书屋 NTR 克里姆林宫:铁幕1985、Kremlin、 The Iron Curtain 1985

第31章 第二十六章「苏维埃篇」股票操盘手

  # 上下挥霍无度,便略之于民,民变在即,便掠之于商​—《大明王朝1566》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人把苏联的灭亡归因于历史周期律与苏共高层的腐败与固化,但实际上苏共高层直到灭亡都没有世袭权力与财富,这也是苏联统治阶级坐视甚至推动苏联灭亡的原因之一;苏联是一个很特殊的国家联盟,即使它的灭亡也是所有政权灭亡中比较少见的;直到苏联未期,苏共高层依然由出身工人与农民家庭的人担任,比如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时的苏共领导人相当一大部分是工人与农民出身。

   由于苏联对知识分子与科学家的不信任,它热衷于从出身工人与农民家庭的人担任官僚,工人与农民理应是苏联社会结构的最底层,但苏联社会结构的权力阶层却是出自这里;可悲的是,除了极少数的官僚外绝大多数人是机会主义者,绝大多数都是投机分子最终背叛了自己的阶级。

   来自社会上层的官僚们为自己的阶级利益服务,并最终推翻了整个体系。

   然而,苏联的解体并非不可避免;许多人早在苏联解体的几十年前就预言了它的解体。正如许多人指出的那样,苏联无法生存的主要原因是政治权力的集中。

   虽然苏联关于牺牲、奉献、宏大叙事的弥赛亚情节与使命感都特别突出,但人已经会被现实所堕落;总不能真的指望靠教育让所有学生都有理想吧?

   苏联教科书也有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奥斯特洛斯基的书,但想靠几本书让所有没有经历社会毒打与贫穷的苏联学生明白旧俄罗斯帝国的残忍还是太天真了;就像中国鲁迅的书、四大名著还有余华的《活着》都把现实生活人吃人的残酷麻木血淋淋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了,还是有一堆文青与幻想自己穿越回封建专制制度时代或者旧西藏的…难道这些人真以为自己回去是那些总人口1%的奴隶主与贵族还是被剥削压迫的吐蕃农奴与明清佃农?

   苏联人民应该为苏联后悔吗?不,因为大部分人民根本没有推动解体,正如萨布林在发动警戒号革命时的情况,大部分苏联海军官的反应正是苏联人民面对苏联解体的态度,不赞同但也不行动来支持或者反对。

  

   一辈子在西伯利亚进行建设,老了才发现自己的退休金只能买几个面包的老工人;

   在东德驻扎了很多年,回到俄罗斯之后发现只能住在棚户区,到死也没分来住宅的军人;

   早年为抵挡纳粹流血,老了之后只能在街边卖勋章,还要忍受观光客挑挑拣拣的前苏联红军士兵;

   在当地住了一辈子,解体之后全家被本地人洗劫,自己被驱逐回各加盟共和国的各加盟国非主体民族;来到其他加盟国的这些人本身只是为了建设与教育,很多家庭跟当地人关系非常好,但是当他们可以趁乱抢劫邻居时,这点交情还重要么?还有就是有很多打着民族主义旗号组成的不法团体烧杀掳掠与强暴妇女儿童。

   这些人们没有推动过解体,他们只是被动承受了这一切。

  

   不应该受到歧视但也同样不应该赋予特权​的苏联少数民族互相屠杀,能想象在六十年代同样在红旗下长大的十月儿童们到了八十年代看到阿塞拜疆人与亚美尼亚人互相攻击的情况吗?阿塞拜疆人在1988年可是进行了排外屠杀,比如因为无法区分阿塞拜疆人与亚美尼亚人,于是在住宅小区搜到身份登记的文件根据文件袭击非阿塞拜疆人家庭,然后在小区对亚美尼亚男人与俄罗斯男人进行屠杀,阉割他们然后把生殖器官塞进嘴里割断他们的头;把女人们轮奸…

  

   # 1961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二大宣布苏联已经“解决了人类世世代代所关心的而在资本主义世界直到今天仍然是尖锐的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即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在苏联形成了具有共同特征的不同民族人们的新的历史共同体,即苏维埃人民”。

  

   苏联的民族政策既让它的少数民族认为遭到沙文主义压迫,又让俄罗斯族认为遭到逆向民族主义压迫。它的民族政策尤其对少数民族(尤其是中亚五国)的优待使少数民族歧视主体民族并要求更多的特权,主体民族则认为这是对自己的压迫与背叛而加强民族主义思想;这种民族政策加强了民族身份识别与差异分化,使民族主义更加明显,只是在戈尔巴乔夫改革前被苏共对基层组织的控制压制了。

   1985年俄罗斯苏维埃人均预期寿命是64岁而中亚五国人均预期寿命远高于这个数字,最高的是69岁…而且从1979年到1989年,苏联各民族中人口增长速度中亚五国远远高于其他加盟共和国…注意,在俄罗斯内战后中亚五国经历了世俗化,中亚五国人口增长速度不可能与伊斯兰教多妻制有关。

  

   但真正应该后悔也后悔了的是那些期待民主几十年,八一九政变时上街阻拦军队,支持民主斗士叶利钦的知识分子和男女大学生、市民;他们在集体厨房里跟朋友们谈论政治、音乐、自由,听着认为邪恶红色政权倒台之后人人都有香肠、红酒的自由欧洲电台,然后发现苏联解体前他们被苏联官僚控制的政府统治,解体后他们依然被从苏联官僚蜕变的俄罗斯寡头控制的政府统治。

   仅仅五年,叶利钦代表的新政权为了自己的权力炮击了议会大楼,由自由主义者、共产主义者、民族主义者组成的民众跟最高苏维埃议会一起被碾碎了。

   而超市的货柜里确实马上有了各种各样的香肠,毕竟物价上涨了几千倍、在90年代卢布贬值到1美元兑换5千多卢布的情况,当时,一个居住美国贫民窟的美国青年1美元享用一个乌克兰女孩,多么‘自由的市场经济’啊!

   苏联解体并不是他们幻想一般:民众重新统治了国家的控制权,建立了一个民主的国家;而是特权阶级转变身份的分赃大会罢了,苏联解体后十年对苏联内部有政治信仰的人来说是不折不扣的悲剧,不管这个苏联人是信仰自由民主还是信仰共产主义、民族主义。

  

   虽然苏联社会阶级结构比之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分化养异程度极低,但苏联社会并没有像苏联社会学家们所强调的苏联社会正朝着无阶级社会发展,苏联社会依然存在着阶级分化的事实。

   而共产主义贵族/Nomenklatura是苏联社会中新产生的特权阶级,作为金字塔型社会结构的最高层,这个阶层通过它的政治权力、生产资料的分配与管理获取高出于一般社会成员的财富和生活资本并拥有相对4倍于普通苏联人民的经济资本,事实上构成了苏联社会中的剥削阶级与支配群体。

   西德苏联问题专家鲍利斯·马依斯那认为,苏联社会分成五个阶级:

   阶级构成与占人口百分比

   上层:高级官僚、大学毕业的精英3.8%

   中上层:接受了中级技术教育的专业人员6.6%

   中下层:熟练工人以及职员15.7%

   下上层:半技术工人、中级职员、集体农庄熟练工人27.5%

   下下层:非技术工人、下级职员、集体农庄农民 46.4

   根据《Nomenklatura──苏维埃的红色贵族》中央公论社1981年版、第32页制成。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社会成员与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以及财富占有情况是区分其阶级身份的主要标准。这种区分方法对二十世纪以及以后的生产资料占有关系和管理阶层的社会地位等,与劳动价值论相当,具有落后于时代的局限性。

   而多元标准的理论是财富(经济资本)、权力(政治权力)和声望(社会地位)是区分社会成员阶级、阶层所属的主要标准,苏联的经济体制并没有成为苏联人民被压迫的直接来源,尽管苏联实行了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但苏联官僚通过行政管理拥有了生产资料的分配管理权力也变相拥有了生产资料,也使得苏联实质上变成了官僚集团的国家。

  

   卡塔琳娜·乌拉帕拉:列宁格勒波罗的海银行行长,1963年出生,23岁。

   卡塔琳娜与丈夫和两个孩子住在圣彼得堡市的一栋公寓楼里。

   她醒来,冲了个澡,穿着灰色连体衣和白色外套。她走到办公室,打开门,在办公桌前坐下。她拿起一份报纸开始浏览。

   敲门声传来,门开了,露出一个身穿深蓝色西装、条纹衬衫、领带不太直的男人。

   “卡塔琳娜·乌拉帕拉?”那人问道。

   “是吗?”她回答道。“亚历山大·费多罗维奇,我的爱人。”

   “哦,很好,我很高兴你能来。”

   “我绝对不会错过的。请进。”

   那人走进房间,关上了门。他环顾四周,然后坐在靠窗的椅子上。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份报纸开始看。

   “那么,孩子们好吗?”她问道。

   “他们很好。”

   “我很高兴听到这个消息。我有两个健康的女孩。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她们都在幼儿园表现良好。”

   “天啊,我嫉妒死了。”他回答说,抬头看着她。

   “我很高兴。”

   “你呢?你好吗?”

   “我?哦,我很好。你好吗?”

   “很好。我们有点人手不足,但事情进展顺利。”

   “听你这么说我很高兴。你为什么来看我?”

   “很抱歉,我们的贷款支付有点困难。市财政部对他们的资金非常紧张。他们要求我们减少付款。”

   “哦?”

   “恐怕是这样。如果我们不这样做,银行将被取消抵押品赎回权。卡塔琳娜,我们说的是损失数十亿卢布。”

   “我明白了,”她说,没有多少情绪。

   “我相信这会解决问题的。你听说最新消息了吗?”

   “那是什么?”

   “我不知道让苏共授予我们在列宁格勒开设银行机构的市场特许经济权。我相信你知道我们在这些时期的经济实力,才一年多我们的列宁格勒银行股票都多少卢布了?”

   “真的。有什么问题吗?费多罗维奇。”

   “问题是苏联共产党在列宁格勒非常强大,他们对我们的贷款政策不太满意。我相信你知道。他们认为这是对国家利益的威胁。”

   “那么……你想让我做什么?”

   “发挥创造力。你知道我们总能想出一些办法。这一次,我们需要真正向党表明,列宁格勒地区正处于危机状态。我们需要举办一些特别的活动,让党知道我们遇到了很多麻烦。我非常感谢你在这件事上的帮助。这很重要。”

   “费多罗维奇,虽然我们是夫妻,但我们保证互相不干涉的,我们又不是共产主义贵族,你别忘了我们只是苏共官僚收集财富的工具;如果人民被激怒了,我们是可以被牺牲的。”卡塔琳娜把他的报纸拿过来看了一下说:“你只是担心我们的股票市场过热?”

   “你会成为一个非常冷漠的妻子,卡塔琳娜。不要假装你不在乎这件事,你只是过于谨慎了。”

   “是吗?人的欲望一旦开始,就再也停不下来了。苏联之前根本没有股票市场,那些对金融经济一无所有的平民看着我们的银行股票从十卢布一股炒至三十卢布一股,就盲目追求…这太危险了,出现事情你负责任吗?”

   “没有,但我有责任确保这种情况不再发生。”他回答。

   “哦,真的。那是不负责任的。”她说。“社会主义国家向资本主义妥协本来也是根本不正常的选择,如果列宁格勒银行股票跌落甚至熔断了,有人跳楼自杀怎么办?我也不想为了这些贱民负责任,但苏联政府会追究的!”

   “你没有必要卷入所有这些。我将尽我所能确保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问题出在金融体系本身,彻底废除它是鲁莽的。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对人民安全的新秩序。”

   卡塔琳娜放下报纸说:“我们开始听起来像你们的老板了。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我们是否要组建另一家银行来挪用资金?”

   “不。那太鲁莽了。我们真的需要表演。我们需要让党相信,金融体系处于非常糟糕的状态,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彻底国有化。他们会这么做的,因为替代方案太危险了。如果我们不将银行国有化,我们就会失败。”

   “怎么做?做什么?”

   “让列宁格勒银行国有化至少政府为我们背书,不然股票经济的泡沫破灭会人民发现他们的财富让我们掠夺财富了,所以最好让政府为我们承担责任;出事了也最好让政府以一定程度的价格回购股票。”

   “你知道,你实际上已经开始变得很有意义了。我们会这样做,我们会得到一些头条新闻来提振股价。你需要我做什么?”

   费多罗维奇把报纸收起说:“利用裙带关系,尽快在1987年前做到,不然我们没有办法就让西欧的企业引入苏联的消费品市场,泡沫就会破灭;所以,你要得到苏共高层的支持,钱也好,女孩也好,奢侈品也好,都要用来收买。”

   “是的,我明白。我马上就去。有一个条件;不过,我们不会把私营企业国有化,我们会把它们租赁。”

   “租赁?解释一下,卡塔琳娜。”

   “拥有这些公司的人可能很富有,但归根结底,它们是私营企业,没有为政府赚足够的钱。通过将这些公司租赁给银行,我们允许所有者在不增加资本风险的情况下保留其利润。通过使用租约购买他们的股份,银行可以获得对该公司的完全控制权,但只能以低廉的价格,而政府支付最初的买断费用,然后我们将租约续签一段时间。看,这是双赢的。\"

   “这是我听过的最荒谬的想法。这对公司、政府和人民来说都是两败俱伤。人民越来越穷,公司也破产了,政府不得不介入收拾残局。这不是一个深思熟虑的计划,只是一个白日梦。”他说。

   “好吧,就像你说的,我们别无选择,我们不会为这个国家的人民所发生的事情辩护。”卡塔琳娜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外套说:“但苏共显然要保持对实体经济的垄断,他们或许会开放消费品行业;但因为垄断行业有垄断利润与控制国民经济,诸如住房、铁路、石油、电网、生产、水利、烟草专卖等等行业,尤其是中央银行肯定还是苏共拥有的。”

   “说那些又有什么用呢?我们是无法跟现在的共产主义贵族对抗,我们没有私兵,我们有仆役么?我们有政治权力么?我们要赚钱,还不是得自己想办法?​然后还得给苏共缴税。”

   “我想你是对的,但问题是,事情越变,就越保持不变。这是一场我们赢不了的战斗。我还是去找一些苏共高层与西方银行高层的私人爱好吧,对了,你知道怎么弄到一些年轻的女孩吗?”

   “你应该试着去当地的妓院。他们的安全措施往往比较松懈。尽管我听说他们正在打击它。”他说。

   “嗯,别忘了找点乐子,不是每天都有这样的谈话。再见。”

   “再见。”

   费多罗维奇在那里又坐了一会儿,然后捡起报纸扔进垃圾桶。他站起来,伸了伸懒腰,走到窗前。

   费多罗维奇离开了房间。

   卡塔琳娜离开办公室,开始为银行工作。

  

   卡塔琳娜坐在豪华轿车的驾驶座上翻阅档案。她用手指着一张纸说,“格里戈里做得很彻底。他什么都没漏掉。”

   “你认为他像中国一样市场化吗?还是捷克与匈牙利的市场化改革?”阿格拉菲娜坐在旁边问,她穿着低胸与渔网袜、膝靴,嘴里叼着一支长长的香烟。

   “亲爱的,我们谈的不是教科书上的市场导向改革,是吗?”

   “我不知道,我倾向于认为共产主义是一个失败的制度,应该废除,也许不是。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应该尝试。”

   “我只是说,我们不应该把我们的整个外交政策建立在盲目希望资本主义能在一党制国家发挥作用的基础上。我们没有任何历史上的例子证明这一点。”

   “不,中国不是开始市场化了吗?让我们看看它会怎样吧?它因为财政赤字让垄断行业之外的国有企业自负盈亏的措施很有趣,国有企业的生产利润都交给政府与职工,政府却保留了收入;苏联国企也有职工的负担,它阻碍着资本实现社会平均与高效的利润回报率。资本的逻辑不能容纳它这样,苏联应该改革教育医疗住房让这些行业市场化自由化而不是苏联政府免费提供。”阿格拉菲娜又吸了一口烟,卡塔琳娜皱着眉头扭头,阿格拉菲娜怎么才几个月就从一个内向的女大学生变成这幅模样?

   “你为什么摇头?我们把这些大公司市场化不是个好主意吗?它们又不是由一群政委管理的。”

   卡塔琳娜感到心烦意乱,从1886年到1986年的一切冲突与战争,从俄罗斯内战到冷战的一切努力,难道只是为了让统治者从一个姓罗曼诺夫的人换成另一个姓罗曼诺夫的人?让资本家、妓女、鸦片毒、流氓无赖重新出现?

   “阿格拉菲娜,看看你自己再回想你十八岁考入大学的时候,那个追求科学与知识的女孩呢?”卡塔琳娜凝视着窗外的风景,灰色建筑的墙上挂着苏联的宣传横幅。她叹了口气。“她是个天真的女孩。我怀疑她会支持这一点。”

   “那个女孩既愚蠢又天真;她相信宣传机器的胡说八道。我知道她永远不会有任何成就。我是对的。”

   “那你的意思是什么?”

   “我的观点是,仅仅因为某件事很受欢迎并不意味着这是一个好主意。我们需要停止听体制的宣传,而是看事实。现实世界并不奖励好人,聪明的人也不一定会得到奖励。”

   “你是在鼓吹我们现在所处的糟糕体制吗?”

   “但我们谈论的不是一个自由市场,我们谈论的是一个由国家控制的市场。我们谈论的不是消费者,我们谈论的是雇员;我们谈论的是政府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价格。这不是一个免费的地方,任何人都可以生产任何东西,并把它卖给他们想要的任何人。”阿格拉菲娜又吸了一口烟。“听着,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我就是不明白。我是说,还有什么选择?你没看见吗?如果通过将苏联市场化,我们不仅扩大了蛋糕,而且将拿蛋糕丰厚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不把它们市场化,那么我们就会有供应不足的行业,这对每个人都是不利的。如果我们把它们送给个人,那么它们就会被利用不足,这对每个人都是不利的。那么,解决方案是什么?你真的认为把它们交给政府是个好主意吗?”

   “不,我不知道。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看看事实。我们的系统不仅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需要扪心自问,还有什么选择?阿格拉菲娜,资本是万恶之源!一切微小的进步都必须能换算货币才能被承认。一切生产都必须要市场需求才能被执行,哪怕现在人类能建成OGAS或者核聚变反应堆,也会因为触及利益而无法建成;就算计算机的算力远远超过现在的算力,就能生产够全人类用一百年的能源,在经济框架内,也无法改变全人类的生活水平,几乎无限的能源无论能实现多么伟大的理想,经济不会在乎,因为这不能变成资本!一切都是为了钱的食利社会是无法推动科学技术的。”

   “你错了。利润是系统的润滑剂;是保持齿轮转动的命脉。拿走润滑剂,齿轮就会停止转动。”

   “没错!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促进公共领域发展的体系,一个促进知识发展和分享其利益的体系。而不是知识产权无法公共所享用,被关在专利里!不是一堆研究生与教授忙着考试或者评定职称!不是全人类劳动力工作只是为了一堆在十年内不断贬值的废纸!工作应该是为了生活与劳动,而不是钱,我为我们在变得更像美国人与中国人而感到耻辱。”

   “你在这里也错了。不仅仅是美国和中国。我们在做同样的事情。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今天的共同利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得到了更多的促进。但当权者宁愿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他们希望保持现有体制,因为这对他们有利,他们不愿意做任何改变。你不能改变体制;你只能在它里面战斗,这是完全不同的事情。卡塔琳娜,市场化与利润为先不是什么错误的道路。”

   “阿格拉菲娜,你追求的是市场化改善全民生活水平?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化?一但私有化就是潘多拉的魔盒,妓院、黑帮、瘾君子都会死灰复燃!那时候,你还敢在夜里借宿吗?你还会在电影院里放下手帕吗?”

   (注:苏联电影院播放一般是第一部苏联电影然后第二部电影是欧美电影,因此苏联人会提前在电影座位上放下手帕。)

   “我明白你的观点,但我不同意。你不能把先进性等同于一个好的、道德的或可接受的理由,来证明一个已经存在的体系是合理的。你所说的进步是工业革命的直接结果,而工业革命又是启蒙运动的直接结果。这不是一个零和博弈。事实上,这是一个非零和博弈,因为由一种盈余创造的东西被另一种赤字消耗。基础设施的发展、就业机会的创造、贫困的减少,这些都不是零和活动。它们是建立一个更有效率的经济;人类的进步。你不能否认这一点。要做到这一点,唯一的办法是确保私营部门受到适当的激励,私营部门受到适当的教育。这是一个有效分配资源的问题;这是一个经济计算的问题。”

   “但是……但是……但是……”

   “但什么都没有。它没有‘但是’。当人们对现实生活绝望时,所谓的残暴、非人道和洗脑灌输宣传是可以接受的,繁荣稳定压倒一切思想。但作为一个物种,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后工业阶段,或者更准确地说,一个后人类阶段,在这个阶段,生物限制将很快成为过去。为了更加的繁荣,总要牺牲一小部分人来成就大部分人。”阿格拉菲娜看向窗外,一栋大楼下聚集了一群人,楼顶上有几个人在跳楼。她慢慢地摇了摇头。“不。”

   “是的,你不能反抗,这是底线。你只能看看你得到了什么,尽最大努力实现建设更繁荣社会的目标。看看那些受苦受难的人。他们比以前更平等了吗?他们不那么富裕吗?当然不是。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繁荣。与你相比,他们只是碰巧很穷。他们只是在错误的时间把钱投入了错误的股票市场,这与我们与自由市场没有关系。”

   “不。这次不行。现在不行了。”

   阿格拉菲娜把目光移开,但很快又转过身来。“这次?这次是什么?”

   “当我们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而奋斗的时候,不仅仅是为了那些碰巧挡了路的可怜的魔鬼。”

   “一个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平等的世界?一个强者掠夺弱者的世界?一个富人更富有,穷人更贫穷的世界?”她又把目光移开了,但在你看到一丝泪水涌上心头之前。“不。不是那个世界。我不会成为它的一方。”

   “好吧,如你所愿。卡塔琳娜,向深渊堕落其实才能活着,你应该需要一些快乐的浪费。”阿格拉菲娜打了哈欠,她似乎很疲倦。“我要睡觉了。你也应该这样做。毕竟,如果你打算继续打好仗,你就需要休息。”

   “哦,别忘了喂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