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其他 驭龙者传奇

第25章 莫托兰德杂话·其十二

驭龙者传奇 龙翼风语者 3730 2023-11-22 13:13

  汉威同盟

  

   汉威同盟是莫托兰德的西大洋上,以汉威群岛中七座大岛上的城邦为首,牵头组建的一个海岛城邦联盟。七座大城邦以人口、规模降序依次排列,分别为:阿兰特菲尔、威尼克、布伦萨恩、罗希亚、贝利萨、锡瑞斯、汉威瑞塔。除去七城之外,汉威群岛中还有数十个面积较小的岛屿,其上亦分布有不少渔村、海港和小城镇,他们在政治上大多依附于七城之一。同盟总人口大约有七百余万,绝大部分汉威人信奉自然诸神中的海神奥德斯。

  

   汉威同盟掌握有整个莫托兰德最发达与先进的造船与航海技术,他们不仅主导着整个西大洋的海上贸易,还探索了西大洋和南大洋远洋中的诸多神秘领域,甚至在万里之遥的西方远洋海岛上建立过前哨。除此之外,汉威群岛是莫托兰德最主要的香料原产地,可以说大半个莫托兰德的香料贸易都被汉威同盟所控制。汉威七城之间有着许多共通的文化习俗,但同时亦各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产业。

  

   汉威七城内部在形式上皆采用公民议会政治来管理城邦,名义上皆为共和政体;但在首长任期、选举资格、议会构成等具体操作上又各有各的不同之处,有时候亦会因为某些原因在城邦之内出现持续时间或长或短的僭主统治。海爵世家与一些强大、特别的商会或者行会在汉威城邦中有着特殊的影响力,他们往往被认为是汉威城邦中的实际掌权者。

  

   七城之间设有同盟议会,其传统上通常召开于位于群岛中央的汉威瑞塔,由七城派出各自的议员团共同参与召开,一些强大的商会和行会亦在同盟议会中拥有自己的特别席位。全汉威同盟名义上的最高政治领袖为同盟议会中选举出的同盟大议长,任期十年。雾海灯塔建造者,传奇法师拉斐尔·希曼尼乌斯在历史上便曾三次出任同盟大议长。尽管存在有同盟议会,但七城各自仍然保持着极高的自治性和自主权,故而汉威同盟在实质上是一个较为松散的政治联盟;七城之间仍会产生冲突与摩擦,有时甚至依然会爆发内战。不过相较于同盟尚不存在的第二纪元时代,在拥有同盟议会调停仲裁的第三纪元,七城之间的冲突与战争的确有着明显的相对缓和。

  

   汉威诸城邦最早在第二纪元早期出现,彼时群岛之上只有七城,并无同盟一说。同盟的建立则是因为永夜战争——当大陆沦陷,人类和精灵的逃难者涌入群岛,洛林湾自由堡垒的求援使者一次次加急拜访,海沟蛟魔与堕民海盗大肆袭掠航线与诸城领地之时,七城的执政者们便意识到整个群岛需要在此时结为一个共同的团体来对抗这场灾厄。七城的最高执政者因此齐聚于汉威瑞塔,在海神面前共同宣誓并签署了同盟契约,汉威同盟至此而正式成立,并一直持续到了第三纪元的今天。

  

   洛林湾自由堡垒

  

   横贯西北沙漠的林恩河的西端出海口,是一片名为洛林湾的海湾。林恩河在靠近出海口的最末一小段,突兀地分叉出了多条支流,从整个海湾海岸线的各处流入大海。这些支流浇灌了海湾沿岸的大片土地,漫天黄沙也不知为何在靠近海湾的这一片土地上骤然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大片肥沃的宜耕地。自第二纪元之初的五千多年以来,数百万洛林人与他们所建立的自由堡垒联盟便一直是这片受祝福沃土的主人。他们在林恩河支流之间的空地上开垦农田,在河道枢纽和沿海良港上建起城镇。

  

   洛林湾自由堡垒是由八座人口较少的中小型城邦,和成百上千个修建在乡村与集镇之间的“屯堡”所组成的。和汉威同盟一样,洛林人也以实行民主制度与议会政治而闻名。城邦与屯堡构成了自由堡垒的基本行政单位,城邦的首长被称为亲王,屯堡的首长被称作堡主。亲王和堡主皆是由城邦的所辖市民,或者屯堡所辖的乡村与集镇的居民集体投票选举出的。在各城邦与屯堡之上,还设有统辖整个洛林湾的自由堡垒大盟会。全体洛林人会通过大盟会选出整个自由堡垒的最高领袖——领议亲王,任期十年。在洛林湾,一切年满十六岁的洛林人男女皆有投票权,洛林人的选举通常被认为远比汉威同盟更加公平和正大光明,来自各种阶层的候选人都有过胜选出任堡主和亲王的案例

  

   洛林人几乎全都信奉自然诸神中的大地与丰饶女神伊甸盖娅,并且拥有独立于大地女神内陆教会的洛林湾大地女神教会。伊甸盖娅神殿在洛林湾拥有超然的地位,最高祭祀长原则上与领议亲王并立;但他们极少干预世俗事务。洛林湾大地女神殿拥有属于自己的神殿骑士团,他们仅在捍卫信仰或是整个自由堡垒的安危之时方会出战。

  

   洛林湾农业发达,耕地有着冠绝大陆的粮食产量,他们同时向汉威群岛、白山王国以及沙漠诸城邦出口粮食。和沙漠中的邻居截然相反,洛林湾自由堡垒是整个莫托兰德最抵触奴隶制度与贵贱等级的地方。奴隶贸易与一切形式的奴役行为在洛林湾受到最为严厉的禁止。在自由堡垒的领土范围内,制作和使用魔法奴役契约,施行魔法奴役血契,或者给人铭刻奴役刻印皆是非法的。已经立有奴役契约的外来者在自由堡垒领地之内被禁止使用契约虐待被契约方;如有洛林人公民参与奴隶贸易或是奴役行为,一旦被发现即会被整个自由堡垒永久驱逐。洛林湾不存在任何形式的世袭特权阶层,大商人、大地主、高阶武士家族或是大法师家族一类的富裕阶层公民也不具备汉威海爵那样强大的无形特权。

  

   洛林人被认为是起源自第一纪元时代大陆西部的一支民族,他们的发源地在今天已经由于破灭之灾而消失。有学士与学者法师认为洛林人与布里达人之间存在一定的古老亲缘关系,不过在洛林人身上有着一个极为显著的外貌特征:几乎所有的非混血洛林人的发色都是棕褐色。在洛林人的历史记载之中,尚存有姓名记载的最早的一位领袖,便是自由堡垒的建立者,以及洛林人的最后一位国王——洛尔王。史载洛尔王在破灭之灾刚结束之时带着幸存的洛林人一路向北,穿过布里达人的领地与沙漠,来到了林恩河出海口周边的这片受祝福的沃土上定居,并将这里命名为了洛林湾。传说洛尔王在建起洛林湾的第一座城市,盖林城之时受到了来自大地女神的启示,他在城市中的大地女神殿落成之日召集了自己所有的人民,在他们的面前把自己的王冠从头上取下,然后用剑将冠冕劈为两半。他在此之后宣布,洛林人将永远不会再有世袭的君王和氏族首领,唯有受到人民拥戴的贤能之人方能成为洛林人的领袖。在之后,劈冠者洛尔成为了自由堡垒的第一位领议亲王,并且建立了绵延五千年,一直持续到今日的洛林人选举制。

  

   海王阿兰特

  

   海王阿兰特是传说与记载中阿兰特菲尔的建城者,以及第一位和最后一位国王;他被认为是和洛林人的洛尔王生活在同一年代的人物。传说,在第二纪元之初,阿兰特菲尔海岛上的居民们被一个可怖而强大的畸形异怪所统治着。它生活在岛上一个由生物骸骨、海礁以及墨绿和灰黑色类珊瑚物质搭建而成的扭曲宫殿之中,驱使着大批生活在海中的两栖魔怪统治着岛上住民,并不断强迫住民献祭童男童女供其吞食。

  

   直到有一天,一艘载着一个陌生青年武士的单桅小帆船在暴风雨中来到了岛上。几天后,这位青年武士在一天下午穿上盔甲,扛着长矛背着盾牌独自一人踏入了异怪的宫殿。当天夜晚,岛上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狂风暴雨和电闪雷鸣,直到清晨雷雨才结束。当第一束阳光照到宫殿大门上时,青年武士从大门里走了出来,那可怖异怪的头颅被他挑在矛尖上。随后,整座扭曲宫殿在他的身后倒塌,只剩下他所站立的平台安然无恙;一道蔓延数十里的水柱从海中激射而出,落在青年武士的面前,化作了一位海洋宁芙。海宁芙将一顶由金色珊瑚制成的王冠戴在了他的头上,向众人宣布他是海神奥德斯的神选冠军,而他的名字,则是阿兰特。

  

   被海神使者加冕的阿兰特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海岛的国王,他带领住民们在岛上建起了卫城、神庙、造船厂和香料园,并且驾驶着新造的桨帆战船将海中剩余的两栖魔怪们扑杀一净。他还从岛上七个最德高望重的氏族之中各娶了一位女儿作为妻子,和这七名王妃生育了诸多子女。但在阿兰特统治的晚年,他的子女们开始为继承权而争斗不休,为新建起的繁荣城邦带来了不安和动荡。阿兰特在进入海神神庙中默祷一晚后,在自己的宫殿一处露天平台上新造了一张圆形的白色石桌,然后在一天早上把所有的子女叫到了桌前集合。他爬上石桌,将王冠从头顶取下,然后举向半空,高声宣称自己将把神赐的王权归还于神明。于是,神迹便发生了,一只生有蓝金二色羽毛的漂亮大鸟突然从空中降下,自阿兰特的手中衔走了王冠。

  

   之后,阿兰特向自己的子女们宣布,因为王权已经被归还于神明,故而城邦今后将不会再有国王。王子王女们和七大氏族将在自己脚下的这张圆桌前平等地共同统治海岛。他们之中唯有能赢得各氏族公民们多数支持认可的贤能之辈,方能暂时代行部分王权,在约定的任期内成为城邦的最高执政者。这段历史被阿兰特菲尔人认为是他们所实行的议会政治制度的由来,而海王阿兰特所立约的古老石桌,至今仍被保存在阿兰特菲尔的议会大厅内。而在海王阿兰特过世之后,海岛和城市才正式被赋予了今天人们所熟悉的这个名字:阿兰特菲尔。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