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娱乐明星 娱乐:巨星演员

第七卷 第2175章 弯弯偶像剧的没落

娱乐:巨星演员 一条舔狗 2256 2024-03-04 04:44

  “要想TVB给了自己什么”1990年毕业于香港演艺学院的男艺人古明华,曾凭借《旺角马场》提名金像奖最佳新人。

  在TVB演过不少配角的古明华,不觉得自己星途坎坷。

  直言监制给了自己很多机会的古明华,都会思考很多东西,也会想TVB给了自己什么。

  在成长的这些年里,TVB给予古明华的工资并不是很高,就连自己的兼职,都比在TVB打工高。

  可想而知,TVB的薪资是个坎,很多艺人都很难跨过去。

  他们经历过大风大浪,也经历过TVB的辉煌时期,见证过港剧的兴衰。

  但他们都说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点,那就是薪资问题。

  但薪资问题,又或者韩剧、内地剧的崛起,真的是港剧出现“没落”现象的主要的问题吗?

  在这个问题上,作为资深演技派的李国麟,说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赚钱也要懂得居安思危”在TVB默默耕耘超过40年的李国麟,曾凭借“鸠摩智”一角,被广大观众熟知。

  对演技、对TVB这个公司的热爱,相信鲜少人能够比得上李国麟这样的艺人。

  但他却曾在媒体镜头前直言,若是签约无线,就要借钱。

  回顾曾经TVB的辉煌时期,李国麟直言以前做新人的时候,一个月有十个活动项目,如今却变成了一年只有六个活动。

  这等于变相减少工作、减少工资。

  但没有人能够强迫自己,即便是工作量大幅度减少,还是会有人选择签约。

  但李国麟却觉得很不公平。

  在剧本的问题上,李国麟也指出现如今的剧本套路化、公式化,剧本只写主角,欠缺真实感。

  1967年,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正式开台,开启了它辉煌的时代。

  凭借“香港小姐”与“艺人训练班”两个大项目,为TVB自家源源不断输送“新血液”,那个时代的TVB,用“繁荣”来形容,最贴切不过。

  可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多个地区、多元化剧集的上线,使得港剧的收视份额被瓜分。

  至于陈昊重生前的那些年,电视剧在播出《使徒行者》后,再难有火遍全网的爆款。

  “没落”、“青黄不接”等字眼,开始出现并围绕在TVB身边。

  能够用“进TVB就是光宗耀祖”来形容,谈及曾经辉煌的TVB,老戏骨们眼里都泛着光。

  毕竟港剧曾经也辉煌过!

  而他们就是塑造港剧辉煌的那批老演员和见证者!

  其实跟着港剧一起衰落的,还有台湾偶像剧!

  短短十年,台湾偶像剧从兴起到没落。

  台湾最早的偶像剧要从2000年的《麻辣鲜师》说起,此剧的灵感来源于日本漫画《麻辣教师GTO》,主要讲述了台湾社会形形色色的青少年问题。

  虽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但却集结了大量后来爆红的偶像明星们,如言承旭、潘玮柏、朱孝天、蓝正龙等人,于是此剧也被称为“偶像训练班”。

  正儿八经将偶像剧这个剧种在台湾固定下来的,是《流星花园》。

  后来看他们的造型,实在太杀马特了。

  《流星花园》在台湾创下了平均6.43的逆天收视率,一举打破了当时日韩剧的垄断局面,海外版权输出二十多个国家。

  也从此时开始,台湾电视剧从琼瑶领衔的“言情时代”进入柴智屏领衔的“偶像时代”。

  《流星花园》之后,大量漫改偶像剧开始涌现。

  最经典的,莫过于至今仍然是无数少女心头爱的《恶作剧之吻》。

  袁湘琴与江直树的故事,学渣与学霸、女追男等情节已经成为大多青春片效仿的。

  除此之外,改编自日本漫画的《薰衣草》、《爱情白皮书》、《花样少男少女》,也引起了一阵热议。

  余文乐、彭于晏、杨丞琳、吴尊等新人,凭借这些偶像剧进入大众视野。

  打破《流星花园》收视奇迹的是陈乔恩、明道主演的《王子变青蛙》。

  这部电视剧讲述了单均昊在结婚前夕的一场意外当中失忆,被在瓦斯行工作的叶天瑜救起,从此“王子”变成了“青蛙”衍生出来的复杂的爱情纠葛。

  从2001年《流星花园》开始,到2011年《我可能不会爱你》结束,台湾偶像剧最辉煌的时期,仅十年而已。

  后面,虽然偶有《荼蘼》这样口碑上佳的电视剧出现,但台湾偶像剧在内地引领潮流的时代显然已经过去了。

  再也不会有像当年湖南卫视、安徽卫视在黄金档播放台剧的盛况出现了。

  台湾偶像剧衰退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首先是制作成本,在国内演员片酬动辄上亿的电视剧大环境下,台湾偶像剧显然已经无法做到如此巨大的成本投入了。

  内地一档网综十分之一的制作费,就引起了台湾新闻界的哗然。

  一句话,就是没钱。制作成本低,所直接带来的第一个结果就是布景的廉价感。

  看一下2015年在湖南卫视播出的台湾偶像剧《明若晓溪》,感受一下这仿佛来自十年前的远古画风。

  要知道在2015年,内地电视剧以《武则天传奇》开始,以《琅琊榜》结束。

  无论是精致的画面,还是考究的服装,都做的一丝不苟。

  就算是同样改编自明晓溪原着的《旋风少女》,看起来也要好很多。

  另一个原因就是大量台湾艺人的出走,凡是知名度较高的艺人,纷纷到内地拍摄电视剧、电影。

  这自然而然的就导致其本土偶像剧无人可用,无人可拍。

  虽说每年还是会有源源不断的新人涌现出来,但靠他们带不起话题度,偶像剧的影响力自然大不到哪里去。

  想要培养下一个柯震东、王大陆,靠的不仅是努力,还有运气。

  台湾偶像剧衰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创新能力不够。无论是故事情节,人物塑造,还是剧情发展,后期的偶像剧都没有什么大的突破。

  就拿2017年8月播出的《噗通噗通我爱你》来说,失忆、互换身份、高富帅与灰姑娘,这些十年前的老梗,仍然被编剧翻来覆去地使用。

  隔壁韩剧都知道拿外星人和特异功能来糊弄观众,你们怎么就学不会呢!

  当然学外星人特异功能,也容易画虎不成反类犬。

  张翰学金秀妍拍摄的《不一样的美男子》简直就雷出天际,反正陈昊是一集都没看!

  豆瓣评分也是低的可怜,才4.1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