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娱乐明星 娱乐:巨星演员

第八卷 第2592章 金融危机

娱乐:巨星演员 一条舔狗 2210 2024-03-04 04:44

  伍克波口中08年的这场金融危机,在另一个时空,可以说席卷了全世界!

  2008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自由化使金融市场和跨越国界的全球联系变得更加多样化。

  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取代了曾将零售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分开的1933年《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案》。

  投资银行承担的风险叫能会更多地转移到零售银行。

  在2008年的危机中,欧洲银行受到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影响,一些银行还从美国的批发货币市场借了款。

  这意味着欧洲银行的贷款对存款的依赖程度降低了,因为它们可以和美国一样获得廉价资金。

  2007年北岩银行倒闭时,英国发生了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第一次银行挤兑。

  英国与美国金融市场关系密切,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英国也面临着系统性银行业崩溃的威胁。

  那么,各国央行是否采取了足够的行动,以避免重蹈1929年崩盘的覆辙?

  各国央行是否已从大萧条以及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的那些经验中吸取了教训?

  与弗里德曼一样,本·伯南克也是一位研究大萧条的学者。

  因此,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正好由他担任美联储的主席,这才避免了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

  与大萧条一样,最近的金融危机发生之前也曾出现过资产价格的飙升,但这一次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市场,而不是股市。

  根据凯斯-席勒重复销售房价指数,美国房价在1999-2007年翻了一番。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住房信贷进行了大幅扩张。

  房利美和房地美这两家准政府企业极力地支持政府政策,即通过有效地承器品押发款,降低首村比例和提高房价收入比,让更多的低收人紧意购有往房。

  诚然,此次金融危机在几个重要方面都有别于大萧条,因此20世纪30年代的经验教训或许不能全盘照搬,不过将两者进行比较仍然很有帮助。

  弗里德曼和施瓦茨在《美国货币史(1867-1960)》中分析的大萧条在本质上是一场流动资产危机。

  面临存款挤兑的银行需要一个强大、有力的最后贷款人以避免流动资金短缺。

  在这一点上,美联储没有成功。

  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最大的问题是偿付能力,而不是流动性。

  那些复杂而不透明的证券很难定价,其背后一系列资产的价值、质量和风险都难以确定。

  因此,信贷市场无法确定哪些公司有偿付能力,哪些没有。

  自然,贷款人不愿意在无法确定借款者信誉的情况下发放贷款。

  这些问题大多出在投资银行身上。

  美联储对危机做出了迅速的反应。

  它采取了大幅降息的措施,并扩展了贴现窗口工具。

  由于吸取了上次危机的教训,TAF使银行能够匿名向美联储投标,从而避免被人们视为一家陷入困境的机构。

  编辑搜图政策透明向来是被提倡的,但在危机模式下,不透明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美联储也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资产购买行动,这一过程被称为量化宽松。

  2008年11月至2010年6月,美联储购买了约1750亿美元的长期证券,从而向经济中注人了等量现金。

  2010年11月,随着经济的动荡,美联储又在第二轮量化宽松计划中购买了6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

  最终,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于2012年9月启动,当时美联储宣布无限期地每月购买400亿美元的抵挥保证券。

  这被投资者称为“无限量化宽松”。

  最终的量化宽松计划额度在当年12月提高到了每月850亿美元,然后在2013年6月逐渐减少到每月650亿美元。

  到2014年10月量化宽松政策停止时,三轮量化宽松计划使美联储累积了4。

  5万亿美元的资产。

  其结果是,在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大幅增加之后,曾在大萧条期间遭遇重创的货币供应量M2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迅猛上升。

  同时也避免了1930-1933年银行恐慌和挤兑的重演。

  弗里德曼会赞成量化宽松和其他用于应对2008年危机的政策吗?

  在购买国债等政府债券以压低长期利率并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资金方面,他无疑会表示支持。

  然而,弗里德曼可能会将购买抵押担保证券的行为视为对不良资产的救助。

  他为大萧条开出的处方是让美联储提供流动性,而不是救助。

  美联储对此次危机的反应还包括,直接救助某些对整个体系具有重要性而不能倒闭的金融机构。

  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在美国抵押贷款市场的风险敞口尤其大。

  2008年,在美联储的大力支持下,摩根大通出手拯救了贝尔斯登。

  这是由贝尔斯登所具有的风险性决定的,如果贝尔斯登倒闭,可能就会导致整个银行体系的崩溃。

  2008年7月,美国财政部对处于危机核心的政府支持企业房利美和房地美进行了救助,并将它们部分收归国有。

  然而,几个月后,雷曼兄弟获准破产。

  其后果是,美国的抵押贷款市场危机演变成了全球金融危机。

  伯南克后来在2012年的一次演讲中辩称,由于雷曼兄弟资不抵债,而且系统性风险比贝尔斯登更小,所以美联储没有利用公共资金进行救助的法律依据。

  然而,就在第二天,美国国际集团得到了救助,因为美联储担心,如果任由其倒闭,会对信用违约掉期市场造成冲击。

  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美联储向有流动性需求的特定市场和企业直接提供了贷款。

  而弗里德曼在大萧条时期推荐的做法,只是向经济活动注入大量的一般性流动资金,让偿付能力问题自行得到解决。

  他可能会认为,美联储有针对性的干预削弱了其独立性和可信度,并将自己卷入了具体的案例之中。

  然而,2008年的世界与1929年有所不同。

  现在,金融领域的一些参与者确实是“大而不倒”,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有可能会拖垮整个体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