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穿越重生 (快穿)宝贝你日错人了

第二十七卷 第768章 陌上花(34)

  金乌西沉。魏云盛到家时,屋里已经亮起了昏黄的烛火。

  明明灭灭的光晕在少女脸上,显得她的神色有几许复杂,几许茫然。听到门扉吱呀一响,她才像是惊醒一般回过神:“回来了?”

  魏云盛点点头,视线环顾一周,没看到那个总是对他横眉立目的小家伙。

  “和大黄出去散步了,”瑶姬解释了一句,不知道为什么,提起小药师,她眼中又多了几分复杂,只是她很快把那复杂压了下去,暂时不去想小家伙告诉她的那些事,“那人……跟丢了?”

  她已从小药师的口中知道了事情的始末,不由便有些埋怨这男人。

  魏云盛那个神秘的师父绝非寻常人,在教他习字时,这一点瑶姬已经越来越能肯定了。

  敏锐的思维,出众的身手,前者或许是天赋,但后者一定得通过勤学苦练和高人指点。

  而魏云盛告诉她,自己以前跟着师父,习的是武艺,看的是兵书。

  他用来启蒙的书籍就是一本《孙子兵法》,若魏云盛的师父只是个识字的寻常人,怎么会教他这些?

  即便如此,这也不是他可以去冒险的理由。不知底细的外来人,很有可能和神威侯府有关,若是魏云盛的跟踪被察觉了,后果不堪设想。

  好在看魏云盛的表情,这一趟应该很顺利。瑶姬叹了口气:“吃了吗,我去给你端饭菜来。”

  她总觉得心神不宁,不止是那个人,还有……药师告诉她的那些事。

  事实也正证明了她的不安并非杞人忧天,男人一边把蒸饼往嘴里塞,一边含混不清地说:“那人住进了县城的客栈里,和他一道来的还有几个人,我悄悄打探过了,他们是从京里来的,住了三天,有几个人去了李家村,几个人去了东头村。”

  这两个村子都在淮江边上,联想到他们打探落水的小娘子,恐怕就是冲着瑶姬来的。

  “放心,”大概是看出了瑶姬的神色不豫,他放下筷子,“我很小心,没教他们察觉。”

  瑶姬却不能告诉他她的忧虑并非只此一点,正打算说点什么来缓和一下气氛,她却听到了更教人惊愕的一个消息。

  “我进城的时候听人说,淮南反了。”

  “什么?!”

  男人的脸上依旧无甚表情,仿佛说的不是一件震动天下的大事:“淮南反了,开春以来就一直多雨,年景不好,朝廷却依旧要加收赋税。”

  与宁安府相隔不远的淮南府本就是缴税重地,号称天下粮仓。

  虽是鱼米膏腴之地,却因此让朝廷的盘剥更重。

  百姓们的身上都背着沉重的赋税,若是丰年还好,好歹能不饿肚子,可荒年之时,糊口都难,哪还有多余的粮米缴纳给朝廷?

  加征的旨意一下来,整个淮南府便沸腾了。

  虽说还未到秋收,眼下已是能看出今年必然不好过,朝廷却以旧例为由要求加征,一时间群情激奋,淮南府城的监生们聚集起来,都冲到府衙门口为民请命。

  要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这帮读书人原也闹不出什么大乱子。

  谁知淮南府知府跋扈惯了,无一安抚之辞,竟下令把胆敢“犯上”的监生全都抓了起来。

  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原本这位知府就是幸进,被派至淮南之前不过在工部做一员外郎,只因儿子拜了司礼监的太监做干爹,就一路扶摇直上。

  而此时此刻,百姓们最恨的是什么?便是把持朝政,把天下搅合得乌烟瘴气的太监。

  淮南府自此便反了,事态迅速从府城扩散至下面的几个县,魏云盛得知此事时,听说朝廷已经要派兵围剿了。

  “世道不太平,瑶瑶,还是上京罢。”

  淮南府离宁安府不远,谁知道乱象会不会波及于此。况且有一句话魏云盛没说,有了开头,再犯禁的事,便也不是那么教人生畏了。

  宁安府同样也是历来的缴税重地,朝廷要征兵,征兵便要粮,如果宁安也逃不掉那一天,是不是……这里也会沦为兵乱之地。

  “那几个人意图不明,不用理会,我送你和药师回京。”

  “若是教药师听到这话,怕不是要高兴坏了。”

  约莫是也想起了小包子总是念念叨叨地要瑶姬跟他回京的模样,魏云盛眼中漾出笑意来。

  “好,我们回去,”少女柔声说,“不是你送我,是我们一起。”

  她并不会因为还没做好准备就坚持要留在郭家村,既然天下已有乱象,或许,是到了那个时候了。

  “还有最后一批草药,等晒干了卖给赵主簿,我们就上京。”

  这天晚上,小包子睡得格外不安稳,他紧紧抓着姐姐的衣襟,就像初来时一般,仿佛生怕身边的人会消失掉。

  以往瑶姬不太理解,按小包子的说法,神威侯很宠他,虽然刘夫人视他和瑶姬为眼中钉,但他在侯府是没吃过任何苦的,怎么会很没有安全感的样子。

  现在想来,一切都是端倪。

  记忆还未恢复,她却要肩负上那份责任了。瑶姬不由地想到了魏云盛总是挂在嘴边的那句话,人活一世,但凭本心。

  她的本心,便注定了她不会逃避。

  次日一早,瑶姬请进城去看儿子的罗大娘帮忙给赵主簿捎句话,就说下一批草药很快就好,但这是最后一批了,还请他提早联系其他能够提供药材的地方。

  罗大娘如约将话捎到,还带了一句话回来:“赵主簿说,他会抽空来村里一趟,届时再与小娘子分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