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穿越重生 (快穿)宝贝你日错人了

第二十七卷 第771章 陌上花(番外)戏精日记二(下)

  开成七年七月十四。

  后天就要启程回京啦~

  阿姐说她明天一早就进城把药材卖掉,换回的盘缠足够我们坐船上京。

  我听说淮南府反了,陆路现在很不安全,不管怎么样,总算能回京了,虽然还有个碍眼的人跟着。

  但是大黄不能带走,我把大黄送给了水生,他答应我一定会照顾好大黄的。大黄,等我回京了,一定让阿爹派人来接你!

  ——————

  开成七年七月十五。

  阿姐没回来。

  阿姐不见了!

  ——————

  开成七年七月十六。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大个子也走了,昨天晚上,赵十三匆匆赶过来,说县里有人看到阿姐被人带走了。

  那些人不是刘家的人,也不是神威侯府的,他们佩着绣春刀!

  大个子什么都没说,告诉我他要去找阿姐。

  他怎么找,没人知道阿姐被带去了哪里!

  他说那些人当时没对阿姐动手,说明阿姐暂时性命无忧。若是上京,水路既安全又快,他沿着江滩去找,一定会把阿姐找回来。

  如果阿姐在,一定会拦着他吧。

  我和他都明白,他一个人面对一群锦衣卫,究竟有多危险。

  可是我没说,我要见阿姐,我无论如何都不能失去阿姐。

  我很卑鄙吧,明明很讨厌他,明明总是对他挑三拣四,现在却还是,把最难的事扔给了他。

  别哭,他出门之前跟我说,我才没哭呢,我绝对,绝对不会在那个傻大个面前哭的。

  ——————

  开成七年七月二十。

  阿姐回来了,大个子受了重伤……

  ——————

  开成七年七月二十二。

  大个子还在昏迷,但是阿姐说他一定会醒的。

  她很认真,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这么有自信,很奇怪,我的心里,似乎也有一个声音在告诉我,他不会有事。

  他可是一个人对付了二十几个锦衣卫啊,听阿姐说,半夜的时候他凿穿了锦衣卫雇的大船,在水中手起刀落,连挫六人。

  之后他又带着阿姐拼命地游,不仅躲过了箭矢,还把那群人引到了一处湍急的岔道附近。

  最后他们逃了出来,一路上他都动作如常,还十分谨慎地注意隐藏行迹,是直到快靠近郭家村了,阿姐才发现他的背心一直在流血。

  以前阿姐说他的身手很好,我总是不信。一个乡野村夫,能有多好,比得过阿爹给我雇的师父吗,比得过宫里的御林军吗?

  我这么讥讽他,他也只是笑笑。

  现在我才知道,我究竟有多鼠目寸光。蠢笨的那个人,从来都不是他,而是我。

  如果,如果明天你能醒过来的话,我就承认你是我姐夫,大个子。

  ——————

  开成七年七月二十六。

  大个子醒了!

  他说昏迷的时候听到有人叫他姐夫……绝对不是我!

  ——————

  开成七年八月初二。

  我们没办法上京了,不止是淮南府,长阳府、淮西府……江淮两路三府十七县,全都举起了反旗。

  这个天下,终于到了翻覆的时候。

  阿爹曾经告诉我,总有一天,我能夺回属于谢家的东西,那一天就是现在吗……

  ——————

  开成七年八月初三。

  回京的赵十三给阿姐寄来了信,邓通……竟然把阿爹下了狱?!

  ——————

  开成七年八月十七。

  我终于弄清楚了事情的始末,全都是刘氏那个贱女人害的。

  阿姐落水是李淑所为,被大个子救回来之后,阿姐又想起了很多事,据她说,当时在船上李淑和她发生了口角,趁她不注意和丫鬟一起把她推了下去。

  刘氏为了掩盖她那个蠢女儿做的事,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让人把我也绑了。

  她回京之后果然跟阿爹说我走失了,阿姐为了找我也失了踪迹,大概她是想着阿爹又不止我一个儿子,即便一时生气,也不会把她这个神威侯夫人如何。

  这个不折不扣的蠢货,哪里知道我和阿姐的身份。阿爹大怒之下把她送进了佛堂,若不是怕引人注意,当场就将她休了。

  只是她贼心不死,买通了尼姑去刘家传讯。

  刘家得知后觉得事有蹊跷,也派人来宁安打听阿姐的踪迹。

  这之中不知哪里走漏了消息,竟教他们得知我和阿姐与前朝有关,刘氏的幼妹在后宫为妃,所以才有了那一队锦衣卫。

  这些都是阿爹的心腹告诉我们的,他暗中南下,告知我们如今京里并不信刘家的那番说辞,邓通也拿不定主意,所以暂时将阿爹下狱。

  为今之计,便是要趁机将水搅得更混,邓通焦头烂额之下就要依仗阿爹来平叛,届时便可南北呼应,一举攻占京城。

  我很犹豫,阿姐以为我是担心阿爹,但我心里明白,我只是……只是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

  ——————

  开成七年七月十八。

  我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去问了大个子。他相信我吗,他觉不觉得我能做到。

  大个子摸了摸我的脑袋,说我还是个小孩子。

  这些都是大人的事,你什么都不想,你只要相信,大人们会把胜利带回来给你。

  ——————

  景泰元年正月十五,哀帝自戕于西苑后,京城久违地又迎来了万人空巷的庆典。

  这一天是大梁立国后的首次元宵灯节,年仅八岁的小皇帝在长公主和重臣们的环伺下登上长乐门,点燃了鳌山上的第一把火。

  热烈的鼙鼓敲击而起,胡旋舞欢快地乐曲声里,舞姬们飞速转动着,旋出的舞姿流光溢彩,彷似惊鸿。

  变乱不过就在半年前,却让人觉得仿佛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昏君奸宦当道,仁人义士揭竿而起,原本就是用不光彩的手段夺来的帝位,终究还是回到了它原本的主人手里。

  约莫是新帝的人生实在太有传奇性,直到现在,还有人在津津乐道着这场如同天道轮回的皇朝更迭。

  假作臣服实则忠心耿耿的神威侯——现在已经是齐国公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刘家,隐姓埋名多年的太平长公主,还有她那个横空出世,有如战神天降的吴国公夫婿。

  关于吴国公的出身来历,也是众说纷纭,据说他曾经是淮江边的一个纤夫,因为救起了被奸人所害的长公主,从而和长公主结下了一段连理。

  而他的武艺兵法,其一是天资所至,其二,竟然跟当年的魏坚魏大将军有关。

  魏将军在伪帝邓涌篡位之前就已解甲归田,收养了流浪的吴国公,把一生所学传授给了弟子。

  也是冥冥中自有天意,魏将军不知主君之后有此劫难,英年早逝,反倒是他的弟子替谢家夺回了天下。

  这段传闻因为太过戏剧,大多数人都是不信的。

  如果吴国公真是魏将军弟子,又为何会默默无闻多年?

  说来说去,不过是闲人为夺眼球的附会罢了。

  至于真相为何,也只有当事人自己知晓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