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都市激情 影综:人生重开模拟器

第六卷 第1520章 理论天才1!

  “我去,这么容易的吗?大力你是怎么做到的?”

  看着诸葛大力只是花费了三天左右的功夫就已经是能精准控制自己的指压跟劲力形成的气压,在不影响左右两边蜡烛的情况下一路向前。

  苏小月是真的很惊讶,因为这说明大力对劲力的控制已经是达到了一个非常精准的地步,化劲有望。

  做为师傅的严元仪对此也非常的满意,虽然诸葛大力资质一般,也没走捷径,但她的悟性跟脑子确实是出类拔萃,是少有的理论天才,竟然还真的是在暗劲阶段就做到了一些老牌化劲都未必能做到的超精准控制。

  化劲其实就是所谓的走劲,即“不顶”。

  在对抗中,一旦感觉到对方使蛮劲向我逼迫过来,千万不可硬顶。

  应该顺着对方劲道的方向,把他的劲引到另一边去。

  打个比方,就好像治水,洪水汹涌袭来,光靠筑坝抵挡,毕竟不是良策。

  如果采用疏导的方法,把水流引向低处,便可起到长久的缓解作用。

  走劲的道理也是这样,对方大力袭来,如果硬顶,势必有受伤的危险。

  倘若把对方的劲引向一边,则对方的劲力必然落空,我则可以乘虚出击,事半功倍。

  因此拳谱说:“偏沉则随,双重则滞。”

  双方使劲硬顶,就双重,这是太极拳练习者要竭力避免的。

  走劲练习的最高境界,应是“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稍微有一点劲加在身上,都可以化去。

  练习走劲的关键在于学会用腰。

  腰脊要做到垂直中正而放松。

  垂直中正,则易转动;拉长放松,则不易受力。

  所以必须要先做到“虚领顶劲”,指的便是腰脊的垂直中正和放松拉长。

  在化劲中,黏劲是走劲的基础,走劲是黏劲的目的。黏劲是感受对方的劲道,为走劲做准备。走劲又是为发劲做准备。

  这些基本功三小只都已经掌握,但想要真正实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非常精准的控制自身的劲力,甚至可以把劲力化开,同时发动好几股内劲,并且在施展内劲的时候可以把劲力最大程度的集中,减少消耗,这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就算是唐紫尘严元仪这样的天才,从进入化劲,到真正可以精准控制自己的劲力,都是要花费数年功夫的,基本都是二十三四岁的事情了,秋蝉也差不多是这个年岁才真正掌握的。

  但诸葛大力不愧是理论天才,超级学霸,脑子是真的太好用了,理论能力跟实操能力很强,虽然她的整劲总量不大,质量不算很高,但对自身劲力的掌控是真的很出色,非常适合六脉神剑这样的武技,一但先天真气够用,只怕是能在武道大会上大放异彩。

  相对来说,苏小月就真的是坑货一个了。

  做为整劲总量最大,也最为精纯,身体天赋最好的那个,她的掌控能力也是最差的那个,跟当初的张伟豪有的一比,这也是很多师傅最不想教的徒弟,心累。

  魏莱现在的表现就比苏小月强出不少,虽然远不如诸葛大力这样已经算是入门,但基本上可以做到二选一,要么是压劲,可以让劲力集中,不向四周扩散,但无法百分百的集中劲力,会在控制的过程中消耗掉一部分;要么就是百分百打出自己的劲力,但却无法集中,多多少少都会影响到左右的蜡烛,也就是劲力外泄。

  而苏小月是最差劲的,压根无法集中自己的劲力,同时也基本上会在出手过程中平白无故的消失掉一部分劲力,可就算是这样,最后打出的力道,苏小月也是三小只中最强的。

  当然,原因跟当初的张伟豪类似,身体天赋太高,气血太过旺盛,整劲的总量跟质量太高,远超一般人,所以想要成功化掉,如臂使指的运用自身的内劲,甚至是近乎零消耗的百分百发挥,张伟豪现在都做不到。

  多多少少会在控制的过程中流失一部分,或者无法完全使用全部的劲力。

  这点其实也很正常,类似船小好调头的理论,越是大船,就越是难以操控,跟一些大卡车需要A本,甚至是要提前进行变道留足变道空间一样,会在操控上高于其他的小车。

  当然,苏小月跟张伟豪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这丫头主要是懒,自己不够努力勤快,大小姐习性很重。

  三小只现在想要突然实现质的飞跃,例如抱丹,或者罡劲,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唯有进入化劲算是比较现实,也能最大程度的增强她们的战力,运气好点甚至是有机会进入第二,或者第三轮。

  想要进入化劲最直接高效的办法就是练太极,太极拳可是内家拳之母,整个内家拳体系就来源于太极,其中太极走劲是公认最容易化劲的捷径。

  唐紫尘严元仪她们当初暗劲突破化劲都是用的类似的办法,包括王超,都是有专门练习过太极。

  不过现在是多了一个训练科目,就是点蜡烛,这既是六脉神剑的基本功,也是一种锤炼自身劲力的方式,配合太极的走劲,确实是比之前更容易突破,像诸葛大力就已经差不多算是成功突破,再花费一段时间就算是真正进入到化劲。

  “大力, 你现在过来试试你的力道,就用刚刚的一阳指。”

  因为本身还不到六脉神剑的水平,所以是称呼的一阳指,至少在外面吹牛逼的时候很唬人,也确实是跟武侠小说中的一阳指很类似。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