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娱乐明星 娱乐圈的不正常系统(错乱版)

第二卷 第693章

  牛奕辰说道:“我出演的事情就算了,你也说了,我不合适,还是找王力宏吧。”

  听到牛奕辰说出‘王力宏’三个字,李安心里就是‘咯噔’一声,因为在知道牛奕辰之前,他已经确定的人选就是王力宏,只是知道的人不多而已。

  而牛奕辰现在说起王力宏,就肯定是知道的那个,而且还是知道王力宏被选中的那种。

  这个问题就很大了,而且也能解释牛奕辰刚才为什么根本不听他的话,就是要按照自己的方式表演了,因为他知道自己‘根本不可能选中’,就是来陪太子读书的。

  “奕辰,你千万不要误会。”

  李安连忙解释道:“我的确是面试过王力宏,也动过让他演邝裕民的打算,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确定就是他。”

  “我懂的。”

  牛奕辰摆了摆手,又伸出胳膊搭在了万茜的肩膀上,说道:“这个电影我确实不是太喜欢,所以不出演也无所谓的,而且不是已经有万茜加入了嘛,我已经很满足了。”

  万茜抓住牛奕辰的手,对他笑道:“如果你敢拆台的话,我可饶不了你。”

  “当然不会了。”牛奕辰说出了让李安放心的话,“这可是奥斯卡最佳导演的作品,我怎么可能拆台,而且就算是想拆,也没那个本事啊。”

  这可不是骗李安的话,就算是不喜欢《色戒》这部电影,牛奕辰也没有拆台的打算。

  嗯……不说剧情,不说内核,就单说那几场精彩的床戏,如果这个世界上的观众没有看到的话,绝对是一个天大的损失。

  而在听到牛奕辰的话之后,李安却只是苦笑着摇了摇头,没有多言。如果牛奕辰真的没有拆台的本事,他何必把姿态放的这么低呢?

  牛奕辰对《色戒》,对李安现在的境况,还是缺少必要的了解。

  实际上,别看李安现在是奥斯卡最佳导演,拍摄《色戒》这部电影的时候,身上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可以说四面八方全都是阻力,除了他自己,就没有任何支持的人了。

  原因很简单,世人公认的,《色戒》中王佳芝的原型,是民国奇女子,烈士郑苹如。

  为顺利执行情搜任务,镇日周旋于日寇高官之间,委身寇雠,曲意求欢,牺牲个人美色换取国家情资,不仅毫无名利,也因与日寇汉奸往来,致家庭遭乡里唾弃轻视,家族蒙羞,门楣无光,惟郑苹如无所悔恨,漠视蜚短流长,此等情操,绝非世俗人所能做到。

  这一段,就是台湾军情局内部出版的《情报典范人物》一书中,对郑苹如的评价,而郑苹如也是这本书中收录的唯一女特工,其在台湾的地位可见一斑。

  不止是台湾,甚至在内地,郑苹如都是被追加为烈士的。

  而世人之所以认为王佳芝是在影射郑苹如,就是因为她们的经历实在太像了。

  现实中的郑苹如,就是用了那样的手段,去刺杀大汉好丁默邮的,而且最终的结果,同样是失败身死——那一年,她才只有22岁。

  只是和《色戒》中的王佳芝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则是郑苹如的人物性格。

  如果郑苹如就像是王佳芝那样,整天纠结着谁更爱我,我更爱谁,愿意为谁付出,那她就不能被称为民国奇女子了。

  郑苹如可不是半路出家的王佳芝,她的目标非常明确,信仰非常坚定,接近丁默邮的唯一目的,就是杀他,甚至在前面的刺杀计划失败后,郑苹如明知道自己很可能已经暴露了,仍旧不顾生命的拿着手枪去接近丁默邮,进行最后一次刺杀。

  这样的一个人,和王佳芝怎么可能一样呢?《色戒》这部小说套在她的身上,就是在侮辱她。

  可以说,如果不是想拍《色戒》的这个人是李安的话,这个电影甚至连剧本都不可能立项。

  所以现在的李安,就像是在走钢丝一样,稍一偏离,就是万丈深渊。

  只是因为他刚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名声如日中天,所以才没有人真的跳出来反对,但是或许,也就是差了一个首先站出来反对的人。

  那么问题来了,《色戒》中王佳芝这个角色,究竟和谁更加相像呢?

  答案很简单,就是《色戒》的作者,张爱玲。

  当你把王佳芝的人物经历带入到张爱玲的身上,就会惊奇的发现,两者之间有极大的相似性。

  甚至李安在创作电影的时候,都将张爱玲的很多经历放在了王佳芝的身上。

  电影中,王佳芝曾经说过,自己的家庭重男轻女,父母出国只是带着他的弟弟,说了几次要带她一起,可是最后终究还是没有。

  而现实中,张爱玲的家庭也差不多,母亲远赴欧洲留学,对她不管不顾,只有并不亲近的姨奶奶看管,童年并不幸福。

  电影中的王佳芝,最终爱上了易先生,但是小说中的易先生可不是梁朝伟这个大帅哥,而是一个獐头鼠目,完全称不上好看的家伙。

  同样在现实中,张爱玲也爱上了一个面目丑陋的,有家有室的汉奸胡兰成。

  书中的易先生根本不爱王佳芝,只是把她当做是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玩儿物,可以为自己死去的玩儿物。

  现实中的胡兰成也不爱张爱玲,同样也把她当做一个玩儿物,一个可以炫耀的玩儿物,一一你们看啊,这就是你们喜欢的大作家、大才女张爱玲,看她在我身边多么驯服。

  书中的王佳芝很蠢,并不知道易先生不爱自己,但是现实中的张爱玲可没那么笨,她是知道胡兰成不爱自己的,否则她写不出那样的文章来。

  但是这种聪明,反而又进一步的降低了张爱玲的档次,让她在思想上面,甚至都比不上自己书中那个愚蠢的王佳芝。

  毕竟王佳芝一开始的目的是剌杀易先生的,而张爱玲……

  张爱玲或许并没有写错什么,她只是想写自己,却恰好撞在了郑如萍的身上。

  又或者张爱玲就是故意的,因为她对郑苹如的感情一定特别复杂,因为郑如萍就像是一个理想中的自己。

  郑苹如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她做梦都想拥有的,甚至就连郑苹如最后的选择,可能都是张爱玲心中想要做出,却始终无法下定决心的。

  只是正因为张爱玲做不到,她才对做到了的郑苹如有一种扭曲的情绪,羡慕她的生活条件,嫉妒她的人生轨迹,恨自己不能替代她,也恨自己没有勇气,明明生活已经一地鸡毛了,却始终做不出那样慷慨就义的选择。

  色戒中王佳芝的选择,是张爱玲对自己的一种欺骗,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说法,她在通过这个短片告诉别人她的不幸,她的孤独,以及她为什么会爱胡兰成这个大汉奸。

  王佳芝死了,是一个解脱,而张爱玲本人,却真的活成了最悲哀的样子,之前牛奕辰想象中邝裕民最惨的生活,就是张爱玲的晚年。

  表面充实,实则苍白,看似看透世间一切,实则空虚无依。

  或许她真的应该早点死掉也说不定,在杀了胡兰成之后死掉。

  当然,这不过是某个无聊的作者的胡乱臆测罢了,或许张爱玲就是一个没有家国大义,只顾着自己的小女人呢,或许她从来都没有后悔过,晚年真就读书、写文,怡然自得,过得无比幸福也说不定,咱又不能把人家从坟堆里面挖出来问问。

  “先不说这些了。”

  李安并不想夜长梦多,直接说道:“时间也不早了,我们叫上剧组的人,一起去吃个午饭吧,我介绍几个专业人士给你,他们都是我团队中的佼佼者,将来如果你想去好莱坞的话,可以跟他们取取经。”

  “好啊。”牛奕辰说道:“听你们说的,好像我未来是非得去好莱坞不可了。”

  “人还是要向前看的嘛。”李安客气的说道:“你的实力已经很强了,就算是单看演技,也有了在好莱坞立足的资本。”

  “你就不要恭维我了,还是先让我见识一下你的团队吧,他们应该是中国最顶尖的幕后了,我可是很期待跟他们交流的。”

  中国的餐桌,一般都是交际花的舞台,但是在今天,牛奕辰和几个原本不善言是的技术人员,却聊的火热,所说的也都是一些专业性非常强的问题。

  从剧本创作到镜头搭建,在到灯光效果,摄像角度等等,无所不谈。

  最后李安感慨的说道:“奕辰,如果你不想做演员的话,其实都可以着手搭建自己的剧组了,你对很多故事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果不是真的见到你,我很难相信一个十九岁的男孩儿竟然能说出那么深刻、那么专业的话来。”

  “可能是我从小在剧组里面长大吧,看的多了,了解到的自然就多了。”

  牛奕辰对此没有一点骄傲的,两个世界加起来的话,他也有五十岁了,五十岁的人都没有这点见识,那才是真白活了。

  “倒是你这个电影,我有点担心。”就这一会儿功夫,牛奕辰也从几个比较实诚,也不太喜欢李安拍摄《色戒》的人口中,了解了一些内情。

  李安说道:“没什么好担心的,从业多年,我还是有些人脉的。而且我对电影也很有信心,我相信自己一定能拍好的,或许还能在奥斯卡上面拿到几个奖项。”

  牛奕辰摇了摇头,“其实,我倒是巴不得你这个电影拍的差一点,因为……有些事情你知道的,做的越好,影响反而越坏。不过我知道,你的电影,肯定是会往最好的方向拍的,所以影响一定是最坏的。”

  这种事情其实很常见,比如《雄狮少年》,明明制作那么精良,业内无数人为它洗地,甚至连吴京都下场说了句好话,但是观众就是不买账,就是让它惨淡收藏,为什么,就是因为观众有脑子,会自己思考,不是那种因为重重利益对某些人跪下的舔鞋的垃圾,这样的电影,就是拍的越好心思越坏,坏到不用切开就知道是心是黑的。

  而《色戒》拍出来之后,很多人肯定都会以为民国那个刺杀失败的女人是个恋爱脑。

  因为看电影的人比看小说的多好几倍,看小说的又比看事实的人多好几倍,这多出来的那些人中,又有几个是真的愿意了解一下那个真正的英雄呢。

  所以现在不要觉得骂张爱玲不应该,就从《色戒》这本小说来看,怎么骂她她都应该受着,她自找的。

  听到牛奕辰的话,李安微微一愣,说道:“我觉得你可能是杞人忧天了,或许在看了我的电影之后,观众会因为生气而对郑苹如有更深刻的理解也说不定呢。”

  “未来的事情谁能说得准呢,我就拭目以待了。”

  还在色戒剧组的停留到此为止,从前到后,不到一天的时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